耶和華作王!願地快樂!願眾海島歡喜!
密雲和幽暗在他的四圍;公義和公平是他寶座的根基。
有烈火在他前頭行,燒滅他四圍的敵人。
公告版位
- Nov 19 Fri 2010 02:59
Seal
- Nov 15 Mon 2010 12:11
宣告
一些聖經的宣告
出自網站http://www.heavensfamily.org/ss/chinese/traditional/tdmm_chinese_19
- Nov 10 Wed 2010 21:30
不教而杀谓之虐
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。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,與我們一樣,只是他沒有犯罪。
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愛,我就成了鳴的鑼,響的鈸一般。
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,也明白各樣的奧秘,各樣的知識,而且有全備的信,叫我能夠移山,卻沒有愛,我就算不得什麼。
- Nov 08 Mon 2010 11:06
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我而死”典故
典出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王大将军起事,丞相兄弟诣阙谢。周侯深忧诸王,始入,甚有忧色。丞相呼周侯曰:“百口委卿!”周直过不应。既入,苦相存救。既释,周大说,饮酒。及出,诸王故在门。周曰:“今年杀诸贼奴,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。”大将军至石头,问丞相曰:“周侯可为三公不?”丞相不答。又问:“可为尚书令不?”又不应。因云:“如此,唯当杀之耳!”复默然。逮周侯被害,丞相后知周侯救己,叹曰:“我不杀周侯,周侯由我而死。幽冥中负此人!”
然后在《晋书·列传三十九》中这句话就成了“我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”:初,敦之举兵也,刘隗劝帝尽除诸王,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,值顗将入,导呼顗谓曰:“伯仁,以百口累卿!”顗直入不顾。既见帝,言导忠诚,申救甚至,帝纳其言。顗喜饮酒,致醉而出。导犹在门,又呼顗。顗不与言,顾左右曰:“今年杀诸贼奴,取金印如斗大系肘。”既出,又上表明导,言甚切至。导不知救己,而甚衔之。敦既得志,问导曰:“周顗、戴若思南北之望,当登三司,无所疑也。”导不答。又曰:“若不三司,便应令仆邪?”又不答。敦曰:“若不尔,正当诛尔。”导又无言。导后料检中书故事,见顗表救己,殷勤款至。导执表流涕,悲不自胜,告其诸子曰:“吾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。幽冥之中,负此良友!”
所以正解是:“我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。”